一、自然情况
蓉花山镇位于庄河市北部,距庄河市区30公里,东与仙人洞镇、西与长岭镇、南与太平岭乡、北与步云山相邻。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,145个村民小组,5个居民小组,总户数1.1万户,总人口3.5万人,总面积213.1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6.5万亩,山林面积为20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79%。蓉花山镇地处庄河上游,水资源丰富,境内有46条河流,是朱隈水库的重要水源地,全镇均为水源地保护区域。蓉花山镇属于丘陵低山地貌,境内东北、西南高,中间低,千山山脉余脉环绕北、西、南三面,平均海拔50米以上。辖区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自然资源丰富。年平均气温在9℃~10℃之间,年平均日照为2495小时,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。
二、区位优势优越
蓉花山镇位于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与步云山温泉度假区之间,交通十分便利,庄(河)茧(场)线贯通南北,仙长线(东西大通道)贯通东西,距冰峪沟AAAA级风景区12公里,距著名的步云山温泉17公里。全镇村村通油路,50%屯通油路。镇内信息畅达,通讯设施飞速发展,镇区内新建通讯接收塔5座,程控电话装机量占全镇总户数96%以上,有线电视进户率更是达85%。全镇商业网点众多,经济发达。镇内建有电影院、卫生院、网通支局、邮政局、图书馆、电视转播台、天主教堂、德兴村委会、蓉花村委会、法庭、工商所、农业银行、农商银行、村镇银行、电管所、加油站、液化气站、农机站、水利站、运输管理站。
三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
蓉花山镇历史文化悠久,人文景观丰富。据考证,早在100多年前就商贾云集,其繁华程度与庄河和青堆古镇齐名,从清朝中期至今这里一直是庄河北部山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解放前称德兴街,解放初期设区政府,为庄河八大区之一,是庄河北部重镇。镇内人文景观丰富,由法国传教士建于1860年的天主教堂坐落于小城镇内,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;位于蓉花村五道沟的长隆德庄园,是东北地区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古庄园,被誉为辽南版的“乔家大院”,1993年被大连市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2014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现正在申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蓉花村金家屯,是清朝权臣“鳌拜 ”后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。蓉花山的谱绣2007年被大连市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四、现代农业蓬勃发展
种植业、林果业、畜牧业为蓉花山的传统农业项目,都市农业和设施农业则是蓉花山新兴农业产业,全镇现有设施农业大区2个,小区180个,大棚2400个,设施面积12000亩。果树面积 11000亩,位于德兴村的大连矮化苹果示范园占地700亩,栽植矮化果苗12万株,是目前辽宁省内规模最大,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一个矮化苹果果园。
五、工业资源独特
硅石开采加、水缫丝生产加工、机械加工和水果加工是蓉花山镇的传统工业产业,硅石开采加工、水缫丝生产加工则是蓉花山工业支柱产业。现有企业48家。蓉花山镇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,其中硅石品位高,储量大,已探明的硅石储量为1.2亿吨,硅含量高达99.8%,硅石储藏量和硅含量位居全国第一。现有矿石开采加工企业共13家,现有矿石开采企业6家,加工企业7家。蓉花山镇缫丝产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,原国有大连缫丝厂设在小城镇内。全镇具有丰富的缫丝资源,现有水缫丝加工企业23家。
![]() |
![]() |